JAMA Oncol:科学家证实肠道菌群、饮食及结直肠癌发病之间的关联
近日,来自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和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机体大肠中生存的微生物或许在饮食和特殊类型结直肠癌发病的关联中起到了关键的桥梁作用,相关研究刊登于2017年1月26日的国际杂志《JAMA Oncology》上。
文章中,研究者重点对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nucleatum)进行了研究,这种细菌是寄居在人类大肠中的常见细菌,同时其也被认为在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对超过137000名个体的饮食进行长达10年的追踪,并且对1000份结直肠癌肿瘤样本进行具核梭杆菌的检测,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稳健”的饮食疗法,即富含全谷物和纤维的饮食能够有效降低个体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包含具核梭杆菌),但如果缺失具核梭杆菌的话个体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似乎并无改变。
研究者表示,这种特殊的饮食方式能够保护机体免于结直肠癌,而且健康的饮食似乎就能够使得个体获益,从部分方面来讲其能够改变个体消化道中多种微生物的相对水平。研究者ShujiOgino博士指出,尽管我们的研究针对一种细菌来开展,但其却指向了一个更为广泛的表象,即肠道细菌能够同机体所摄入的饮食相互协作来降低或增加个体患特殊结直肠癌的风险。
当前的研究数据是在人类机体研究中首次获得的,该研究阐明了长期的饮食摄入和肿瘤组织中细菌水平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印证了早期研究人员的发现,此前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动物机体中的肠道细菌能够直接诱发癌症产生。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护理健康研究和健康专业随访研究计划中的137,217名个体的饮食记录进行了分析,部分研究对象在过去几十年里患有结肠癌或直肠癌,研究人员测定了患者肿瘤组织中具核梭杆菌的水平并且将相关数据同个体的饮食以及癌症发生率数据相混合进行分析。
近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具核梭杆菌或会通过干扰机体的免疫系统以及激活结肠细胞的生长通路来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研究者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当参与者从稳健的健康饮食模式过渡到西方低纤维的饮食模式后,其粪便中的具核梭杆菌的水平就会明显增加,从理论上来讲,稳健型的健康饮食和结直肠癌风险降低之间的关联在那些富含具核梭杆菌的机体肿瘤中表现往往更为明显。
研究结果表明,遵循稳健饮食的参与者往往患肿瘤中富含具核梭杆菌的结直肠癌的风险较低,但他们并不会受到额外的保护来抵御不含具核梭杆菌的结直肠癌。研究者Ogino解释道,我们的研究提出了明显的证据来表明,机体摄入的饮食能够通过影响消化道中细菌的水平来间接影响个体患特殊结直肠癌的风险。
最后研究者Chan表示,后期我们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来阐明个体饮食摄入、肠道中微生物群落以及其患癌三只之间的复杂关联,当然本文研究对于我们开发治疗癌症的新型疗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线索。 (来源:生物谷)
原文出处:Mehta RS, Nishihara R, Cao Y, et al. Association of Dietary Patterns With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Subtypes Classified by FusobacteriumNucleatum in Tumor Tissue[J]. JAMA Oncol.2017 Jan 26.doi: 10.1001/jamaoncol.2016.6374.
链接: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8125762
相关资讯
同类文章排行
- 苏格兰专家发现微生物具有完整的硝化能力
- JAMA Oncol:科学家证实肠道菌群、饮食及结直肠癌发病之间的关联
- eLife:科学家揭示微生物病毒感染诱导癌症的新机制
- 肠道微生物、遗传、环境因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杆菌的从属关系及介绍
- RVLM定量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如何正确操作
- RVLM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专注微生物快速检测,保障食品安全
- RVLM型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 Q&A
最新资讯文章
-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重点职业病监测工作推进会在青海西宁顺利召开
- “守护校园生活安全——抗击疫情在行动”线上培训交流活动顺利举行
- 钟南山院士:复课在即,孩子们的健康要保障 儿慈会“生态校园疫情防控行动”已起航
- “生态校园疫情防控行动”于世界地球日在京启动
- “生态校园疫情防控行动”在京启动 钟南山院士出任总顾问
- 关于新冠病毒(COVID-19)事实和采样解决方案
- 眼睛累了:吃点啥补一补?
- 保护眼睛 其实很简单
- 集中空调定量采样机器人7*24小时备用机方案即将执行
- 智能双控集中空调定量采样机器人(设计理念,产品特点与参数)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