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fe:科学家揭示微生物病毒感染诱导癌症的新机制
在19世纪以前,人们普遍认为肿瘤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和微生物无关。直至1908年,科学家才发现鸡白血病可以由不含细胞的滤液中的一种因子引起,这种滤过性因子就是病毒,从而将病毒与肿瘤联系起来。
目前,最受关注的是EB(Epstein Barr)病毒和人乳头瘤病毒(HPV)与人类肿瘤发生的关系。EB病毒可感染B细胞,并促进血液肿瘤的发展,其中包括Burkitt和霍奇金淋巴瘤。在这些肿瘤中,受感染的B细胞将失去控制,快速繁殖。这是由于EB病毒能够激活B细胞中促进细胞增殖的基因并沉默细胞凋亡基因。但是目前科学家们仍然不明确这其中的具体机制。
近日,来自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EB病毒是如何引起成年人和儿童血液肿瘤的,他们发现这种病毒可以调控两个与肿瘤发展有关的基因——MYC和BCL2L11。这项研究发表于2016年8月4日的《eLife》杂志上。
MYC基因是较早发现的一组癌基因,其过度表达见于各种肿瘤之中,如淋巴瘤、肺癌、胃癌等,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BCL2L11是Bcl-2蛋白家族促凋亡成员之一。该基因可促进细胞凋亡预防癌症,其表达缺失可促使多种肿瘤的发生,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并且,BCL2L11基因可以被病毒沉默。
研究人员通过被EB病毒感染的人类B细胞,发现病毒可以完全重组MYC和BCL2L11基因与它们的增强子之间形成的DNA环。这个环可以使增强子与关联基因接触从而激活其转录。研究人员发现EB病毒可以通过改变某些增强子与基因的接触从而上调MYC基因表达。
此外,研究小组还发现一个调控BCL2L11基因活性的新增强子,EB病毒可以阻碍这些增强子与BCL2L11基因接触,使其无法转录,因而阻止了细胞凋亡。令人惊喜的是,EB病毒对BCL2L11基因的沉默作用可以被特定药物所逆转,这为寻找新的治疗靶点疗指引了新方向。
研究小组目前的重点是进一步确认EB病毒如何调控与淋巴瘤相关的其他基因。这将让科学家更加明确病毒如何驱动淋巴瘤发展,并将有利于帮助寻找新的药物来治疗EB病毒感染相关的癌症。
(来源:生物探索)
相关资讯
同类文章排行
- 苏格兰专家发现微生物具有完整的硝化能力
- JAMA Oncol:科学家证实肠道菌群、饮食及结直肠癌发病之间的关联
- eLife:科学家揭示微生物病毒感染诱导癌症的新机制
- 肠道微生物、遗传、环境因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杆菌的从属关系及介绍
- RVLM定量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如何正确操作
- RVLM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专注微生物快速检测,保障食品安全
- RVLM型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 Q&A
最新资讯文章
-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重点职业病监测工作推进会在青海西宁顺利召开
- “守护校园生活安全——抗击疫情在行动”线上培训交流活动顺利举行
- 钟南山院士:复课在即,孩子们的健康要保障 儿慈会“生态校园疫情防控行动”已起航
- “生态校园疫情防控行动”于世界地球日在京启动
- “生态校园疫情防控行动”在京启动 钟南山院士出任总顾问
- 关于新冠病毒(COVID-19)事实和采样解决方案
- 眼睛累了:吃点啥补一补?
- 保护眼睛 其实很简单
- 集中空调定量采样机器人7*24小时备用机方案即将执行
- 智能双控集中空调定量采样机器人(设计理念,产品特点与参数)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