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惊叹中国决心不计代价对抗污染 大力推进“煤改气”
外媒称,中国为治理严重污染给自己制定了一项惊人的任务:在华北污染最严重的28个城市,将至少120万户家庭的燃煤锅炉和供暖系统转为使用天然气或电力,以10月份为限。
据路透社3月6日报道,据其日前看到的一份落款日期2月17日的文件,北京这次最新的抗污染行动可能在本国已然饱和的天然气市场鼻子前面挂一根诱人的胡萝卜,并可能彻底扭转市场局面。
咨询机构Wood Mackenzie称,拟议的额外需求会使中国的天然气需求增长四分之一,约为500亿立方米,比法国一年的消费量还要高。这有望催生卖方市场、提振天然气价格,并掀起液化天然气(LNG)进口热潮。
实现扩张的前提是大规模投资,加倍地下存储能力、建设数千英里“西气东输”管线并在农村地区安装天然气泵站,所有这些工程都应在短短七个月内完成。
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官员郭子华称,这项政策的规模前所未见。郭子华3月2日在北京郊区说明任务艰巨时表示,中央政府只给了很短时间在农村淘汰燃煤,在蓝天保卫战位于最前线的北京,面临极大压力要达成目标。
中国当局数年来努力对抗污染,目前正在加大力度。燃煤是中国主要使用能源之一,但在冬季月份会加重北方空气污染问题。中国多数发电厂以燃煤发电。
报道称,这项计划由1月发布的草案变成正式指令的飞快速度,显示中国政府决心不计代价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郭子华的计算,成本将是巨大的:到10月,北京必须把服务于约30万居民的锅炉进行煤改电或天然气,为此将投入100亿元人民币。
北京煤炭部门的一位官员3月2日表示,对于那些不如北京经济发达的省份,挑战将艰巨得多,且耗资更大。
而且从改善国民健康的角度,控制污染也是脱离重工业和解决过剩产能的经济转型策略的重要部分。
但分析师表示,该计划的前景将取决于规模巨大、飞速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储存槽和管道。
Sanford C Bernstein的资深油气分析师Neil Beveridge说道,“现在面临的大问题是:他们要怎样实现这个计划?”
报道称,地下储气能力需要扩增到400亿立方米左右,相当于年需求的20%,以此来支撑用气需求的增长。这意味着要把当前100亿-200亿立方米的存储能力提升至少一倍以上。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一些企业已经行动起来,扩张他们在全国的天然气基础设施。中石油正在铺设第四条陕西到北京的天然气管线,长度达到1114公里,可向中国东北部地区输送2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目前建成的三条管线总体输送能力为350亿立方米,已经全部满负荷运营。或者是巧合,或者是设计使然,新的管线预计将在今年10月投入使用。(来源:参考消息网)
相关资讯
同类文章排行
- 韩国加入空气污染最严重国家行列
- 北京及周边现较大面积灰霾污染 30日空气质量改善
- 上海印发“十三五”环保规划 打造天蓝水碧生态之城
- 新一轮空气污染过程将至 北京河北将有重度污染
- 对抗雾霾:朝阳将采用高科技手段抑扬尘
- 蔡奇:北京全面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 外媒惊叹中国决心不计代价对抗污染 大力推进“煤改气”
- 环保部:28市被确定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
- 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说话 安徽大气污染防治开局不利
- 环保部长带队督查6省市空气质量 “大气十条”第一阶段考核临近
最新资讯文章
-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重点职业病监测工作推进会在青海西宁顺利召开
- “守护校园生活安全——抗击疫情在行动”线上培训交流活动顺利举行
- 钟南山院士:复课在即,孩子们的健康要保障 儿慈会“生态校园疫情防控行动”已起航
- “生态校园疫情防控行动”于世界地球日在京启动
- “生态校园疫情防控行动”在京启动 钟南山院士出任总顾问
- 关于新冠病毒(COVID-19)事实和采样解决方案
- 眼睛累了:吃点啥补一补?
- 保护眼睛 其实很简单
- 集中空调定量采样机器人7*24小时备用机方案即将执行
- 智能双控集中空调定量采样机器人(设计理念,产品特点与参数)
您的浏览历史
